筹划: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,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、减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,通过对筹资、投资和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,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目的的行为。
目的性
税务筹划的直接目的就是降低税负,减轻纳税负担。这里有两层意思:一是选择低税负。低税负意味着较低的税收成本,较低的税收成本意味着高的资本回收率;二是滞延纳税时间(不是指不按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欠税行为),获取的时间价值。通过一定的技巧,在资金运用方面做到提前收款、延缓支付。这将意味着企业可以得到一笔“无息”,避免高边际税率或减少支出。
税收筹划实施步骤
(1)设计备选的税收筹划方案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:先,对涉税问题进行认定,即涉税项目的性质,涉及哪些税种等;其次,对涉税问题进行分析,即涉税项目的发展态势,引发后果,税收筹划空间大小,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等;后,设计多种备选方案,即针对涉税问题,设计若干可选方案,包括涉及的经营活动、财务运作和会计处理确定配套方案。(2)分析、评价各个备选方案,并选择一个佳方案包括:一是合法性分析;二是可行性分析;三是目标分析。对多种方案进行分析、比较和评估后,选择一个佳方案。
(3)实施该税收筹划方案
(4)对该税收筹划方案进行、评估和改进在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,应及时出现的问题。再运用信息反馈制度,对筹划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,考核其经济效益与终结果是否实现税收筹划目标。在实施过程中,可能因为执行偏差、环境改变或者由于原有方案的设计存在缺陷,从而与预期结果产生差异,这些差异要及时反馈给税收筹划的决策者,并对方案进行改进
企业税务筹划的意义有:
一、有助于提供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。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在纳税人自己意识到应该纳税的前提下开展的,这就可以将所得税纳税筹划从本质上区别于、、、抗税等违法行为,所得税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将要履行纳税义务时,对于即将发生的经济活动或行为、资产处理的方式、时间以及数量等所预行的合理的规划与设计,是纳税人积纳税的一种表现。也就是说,纳税人积主动依法纳税是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前提和基础。
二、有助于纳税人实现利润大化。纳税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之后,通过合理的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,同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,避免缴纳不该缴的所得税税款,这样就减少了纳税人的税收费用,从而实现了纳税人利润的大化。也就是说,纳税人依法、科学、合理地实现大利润是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的。
三、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。用尽可能少的资金、尽可能低的成本,实现尽可能多的利润是企业追求的终目标。
税收筹划是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,在税法允许的范围之内,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实现安排,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款的一系列谋划活动。
税收筹划特点
合法性、性、筹划性、综合性、风险性、多样性
税收筹划原则1.系统性原则2.预见性原则3.合法性原则4.时效性原则5.保护性原则
税收筹划空间税种的税负弹性、税率的差、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、课税对象金额上的可变通性、税收优惠
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
1、以税收筹划空间大的税种为切入点2、以税收优惠政策为切入点3、以纳税人构成为切入点4、以影响应纳税额的几个基本因素为切入点5、以不同的财务管理过程为切入点